耳蜗效应

  • 92

耳蜗效应(cochlear effect)指当声音刺激时,从内耳耳蜗引导出的,与刺激声振动频率和波形甚为一致的电位变化。1930年由维弗(E.G.Wever)和布雷(C.W.Bray)在猫身上发现。(注:耳廓效应一般指 耳蜗效应)

耳蜗效应

定义

耳蜗效应(cochlear effect)又称为微音器效应、维弗-布雷(Wever-Bray)效应等,当声音刺激时,从内耳耳蜗引导出的,与刺激声振动频率和波形甚为一致的电位变化,亦即耳蜗有与微音器相似的作用,1930年由维弗(E.G.Wever)和布雷(C.W.Bray)在猫身上发现。

发现过程

最初虽曾与听神经动作电位相混淆,但以后艾德里安(E.D.Adrian,1931)曾指出两者是不同的,可明确地加以分离(H.Davis等,1934),即耳蜗微音器电位对阻断血流、疲劳、寒冷、麻醉剂等比听神经动作电位有更强的抵抗力,无不应期,即使对高音也能很好地同步,潜伏期短,有的短到0.1毫秒(神经为0.7毫秒)。

当把电极置于圆窗处时反应较易证明,其大小达1毫伏。如果把微电极插入耳蜗螺旋中(田崎一二,1952),对导出的反应声阈值进行测定,发现越向顶部对低音越敏感。越近底部对高音越敏感,与赫尔姆霍茨以来的部位说的假设十分一致。对耳蜗微音器效应发生机制的解释是:伴随着声音刺激基底膜发生振动,由于这种振动,基底膜上排列着的毛细胞与被盖膜接触,此时因细胞的形变而产生电现象。这一作用可用来确定其他动物的可听振动频率。从鱼类的球囊和侧线器已证明有与耳蜗微音器效应相当的电位变化。

(Y.Zotterman,1943)。对毛细胞的电现象除在耳蜗外也已在水生动物体表的侧线器(一般认为与耳蜗属相同类型)上进行了研究。毛细胞的毛中有一根运动毛和数十根不动毛,运动毛的运动方向与膜电位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向一方向显示去极化,向另一方向显示超极化。由于这种膜电位的变化,在毛细胞底部的突触区递质向神经末梢释放,在神经末梢处产生突触后电位之后开始放电。

若从外部观察膜电位的这一变化,与微音器效应相似,因此这一电位变化称为耳蜗的微音器效应。耳蜗内淋巴与外淋巴相比,K+的量比Na+要多得多,而接近于K+等渗液;同时在内、外淋巴间可测得+100毫伏的电位差。这一电位差的源基于耳蜗管侧壁血管区K+的主动运转。一般认为,这样高浓度的K+和内淋巴的正电位对毛细胞的活动和微音器电位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头条百科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年12月2日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